據南方財富網概念查詢工具數據顯示,配電概念上市公司有:
大燁智能:9月12日該股主力資金凈流入2237.97萬元,超大單資金凈流入681.9萬元,大單資金凈流入1556.07萬元,中單資金凈流入1379.62萬元,散戶資金凈流出3617.59萬元。
2024年報顯示,大燁智能實現營業(yè)收入3.37億,同比去年增長-23.81%,近5年復合增長-11.15%;毛利率4.82%。
公司是一家在配電網自動化領域里具有自主創(chuàng)新能力的高成長性高新技術企業(yè)。公司自成立以來,始終致力于配電網的安全、穩(wěn)定、自動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技術研究、產品開發(fā)、服務、生產和銷售,公司產品在提高電網安全與穩(wěn)定性、改善電能質量、提高電力企業(yè)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公司擁有多項國家專利技術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,已建立了以繼電保護技術、測控技術、通信技術和應用軟件技術為基礎的核心技術平臺,形成了面向電氣控制與自動化前沿領域的產品布局。公司已被認定為“高新技術企業(yè)”、“企業(yè)技術中心”、“公司銀行信用”等級AAA級。
南網科技:9月12日消息,南網科技資金凈流入2680.1萬元,超大單資金凈流入865.57萬元,換手率5.34%,成交金額5.98億元。
2024年南網科技營收30.14億,同比去年增長18.77%;毛利率30.83%。
公司的技術服務包括儲能系統技術服務和試驗檢測及調試服務2個類別。公司的技術產品應用于電力能源系統的電源側(發(fā)電環(huán)節(jié))、電網側(輸電環(huán)節(jié)、變電環(huán)節(jié)、配電環(huán)節(jié))和用戶側(用戶環(huán)節(jié))相關環(huán)節(jié),其中,儲能系統技術服務主要應用于電源側、電網側和用戶側,用于提升新能源并網消納能力、電源調峰調頻能力,電網靈活調節(jié)和應急支撐能力,用戶側峰谷調節(jié)能力,以解決新能源并網時因其隨機性和波動性對電網的沖擊;試驗檢測及調試服務主要對常規(guī)火電進行檢測和調試,適應新能源接入以及降低污染物排放。公司先后承擔了全球首例由電化學儲能系統黑啟動9F級重型燃機項目;承擔了全球首個±10kV、±375V、±110V多電壓等級多端交直流混合配電網項目實施;聯合承擔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“兆瓦級高效高可靠波浪能發(fā)電裝置關鍵技術研究及南海島礁示范驗證”項目。
天富能源:9月12日消息,天富能源9月12日主力資金凈流出4258.68萬元,超大單資金凈流出2807.8萬元,大單資金凈流出1450.88萬元,散戶資金凈流入3017.82萬元。
公司2024年營收92.71億,同比去年增長-2.49%;毛利率16.77%。
華能國際:9月12日消息,華能國際主力資金凈流入2491.99萬元,超大單資金凈流入9867.96萬元,散戶資金凈流出2637萬元。
2024年報顯示,華能國際公司實現營收2455.51億,同比去年增長-3.48%;毛利率15.14%。
公司是中國最大的上市發(fā)電公司之一,主要業(yè)務是利用現代化的技術和設備,利用國內外資金,在國內外開發(fā)、建設和運營大型發(fā)電廠、分布式能源項目及其配套煤礦、港口、航運、管輸、增量配電網等設施,銷售電力、熱力產品予其各自所在地的電網運營企業(yè)及工業(yè)、居民用戶,并向用戶提供綜合能源服務。公司境內電廠廣泛分布在中國二十多個省、市和自治區(qū),主要位于沿海沿江地區(qū)、煤炭資源豐富地區(qū)或電力負荷中心區(qū)域。公司在中國首次引進了60萬千瓦“超臨界”發(fā)電機組;其擁有華能玉環(huán)電廠是國內首座投入商業(yè)運行的國產百萬千瓦等級超超臨界火力發(fā)電廠;華能金陵電廠建成了國內首臺數字化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;華能海門電廠一號機組是世界上首臺使用海水脫硫百萬千瓦機組。公司是國內第一個實現在紐約、中國香港、上海三地上市的發(fā)電公司。公司還參股了華能石島灣核電公司、海南核電有限公司,標志著公司進入核電領域。同時,公司積極推進產業(yè)協同,加大煤炭、港口、航運的投資力度,煤炭自供能力、港口儲運中轉能力及海上運輸能力進一步提高,電煤港運產業(yè)協同基本形成。
許繼電氣:9月12日該股主力資金凈流入3907.77萬元,超大單資金凈流入4118.24萬元,大單資金凈流出210.46萬元,中單資金凈流出2891.44萬元,散戶資金凈流出1016.33萬元。
2024年許繼電氣營收170.89億,同比去年增長0.17%;毛利率20.77%。
具備充電、換電設施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,在直流輸電、智能變配電、智能電表、充電樁等領域均具有一定的競爭優(yōu)勢。
本文選取數據僅作為參考,并不能全面、準確地反映任何一家企業(yè)的未來,并不構成投資建議,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